中石化著名作家肖保全,在“平凡,伟大的土壤”主题读书会上的精彩发言,让人意犹未尽。应广大读者要求,特将文字稿转发如下:
4月23日,世界读书日,是全世界读书人的节日。今天想给朋友们说几句话。
一、中国的阅读现状不是形势大好,也不是喜忧参半,而是忧大于喜。
喜,是国家与社会对全民阅读问题越来越重视,不少城市、地方开展了诸如书香城市、诗词城市、楹联城市的活动,全民阅读行动日见成效。
忧,来自阅读的数据对照。
2012年4月19日,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: 2011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.35本,而日本为40本、韩国为11本、法国为20本、以色列为60本……
再就是来自网上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:以色列64本、俄罗斯55本、美国50本,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。最近几年,情况有所变化,但仍不理想。阅读毕竟要靠时间养成。
过去,我们说,美国的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,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。如今,再来审视这句话,似乎让人有些怀疑。也许,会是中国的聪明人、智慧人都移民美国,效忠山姆大叔去了?
如果这样,会更可怕!
山之有铜,山有富矿,我们不知采,不会采,入宝山空归,让人扼腕。我们不阅读,少阅读,浅阅读,我们不汲取传统文化,不学习祖宗的智慧,我们如何聪明起来,智慧起来?中华民族何来伟大的复兴?
二、我们应该怎么阅读。
阅读,捧一本书读,是阅读;看报纸、杂志,是阅读;看电影、电视,是阅读;欣赏音乐、歌曲,是阅读;走在大街上,观察人来人往,琢磨一张张面孔背后一个个鲜活、生动的人,他们的人生阅历、思想情绪、待人接物……一样是阅读。
倮倮的《水缸里的月亮》《出月亮的晚上》……谭维维《给世界一点颜色》《轮回》……让人耳目一新,感受特别,同时让我们明白,不同行业有志向,有抱负的人都在努力,都在创新,都在提高!
阅读,就是信息积累,知识积淀。
没有阅读,人生是单调的,生活是乏味的,可仅仅只是阅读,同样没有达到阅读的终极目的。
阅读、学习的终极目的,是生发,是创新,如果不是这样,阅读、学习就失去了意义。
《南史·陆澄传》载:(陆)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“陆公,书厨也。”“两脚书橱”的成语由此而来。
一个有着生命,有着活力的人,和没有生命,没有活力冷冰冰、硬棒棒的书橱一样,只是一肚子的书,没有思想,没有灵性,不是非常悲哀吗?
所以,阅读,需要我们思考,需要我们应用,需要我们生发,出思想,出新知,只有这样,阅读、学习才达到了终极目的。
山之有铜,山有富矿,关键还在我们如何去采。
阅读,不能急于求成,不会立竿见影。
读一本书,没有什么;读一天书,还没有什么。但是,如同跑步,跑100米,没有什么;跑一天,也没有什么,但是,坚持50年,会有什么变化?我们坚持读书50年,一定腹有诗书气自华。
书,是可以滋养人的!当年的王志、黄文、谢颖颖……经过岁月的洗礼,诗书的滋养,一个个出落得文质彬彬,养之有素。
三、阅读,要生发,就涉及到写作问题。
当今世界,网络发达,人人具有话语权,都可以在网络空间发表自己的观点。而图书出版也变得简单、容易起来。
但是,大家不要忘了,汉语是准确的、精当的。过去的作家,慢慢变为作者,现在变成写手了。
名称的变化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什么,是不是给我们某种启示?
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说:“尝谓今人纂辑之书,正如今人之铸钱。古人采铜于山;今人则买旧钱,名之曰废铜,以充铸而已。所铸之钱既已粗恶,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,不存于后,岂不两失之乎?
大概顾炎武深感于纂辑熔铸前人成说以为“著述”的时弊,所以有这样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批判。他作的《日知录》,“积三十馀年”,计一千一百馀条,平均每年也就三十馀条。数量虽少,却是采山之铜,而不是买旧钱来充铸。所以他的作品三百多年后还在重印,而那些买旧钱翻铸的粗恶东西,早就被历史淘汰了。
过去,图书版权页上,一般都印有“版权所有,盗印必究”,现在是“版权所有,侵权必究”。“侵权”较“盗印”更宽泛,更全面。可是,一个作者在自己的著作上印了“欢迎转载。欢迎盗版”。
想想看,有效书,连盗印者,就是图书出版界的小偷都不屑一顾,贼都不惦记,可见某些书的价值、意义。
悲哀啊!汉语本来就有成语“灾枣祸梨”,什么意思?
读书人应该明白,而写书人更应该明白。
我们一定要记住,没有独到、正面、积极观点的文字,都是垃圾,文字垃圾,对社会,对人是有害无益的。
所以,我曾经写过《白纸黑字》,提醒自己所写下的每段文字,都是抹不掉的,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文字成为自己愚蠢的铁证,成为梨树枣树的灾星、祸害。
我们绝大部分人经过的中考、高考,那些应试文章,无论命题作文、半命题作文、材料作文、话题作文、图画作文,都属于命题作文的范畴。生活中,没有人给我们命题,只有自己留心观察、思考,找出写点,找出主题。
采铜于山,精铸新器,是我们的使命。
鲁迅说,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!我们的书,不能给别人以启迪,以收益,不是谋财害命么?
所以,我们读书,要读经典,读那些可读的书,对我们有益的书。明知是一臭鸡蛋,干嘛把它打开呢?
昨天(4月22日——编者注)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教育家书院执行院长郭华女士在《深度学习的意义》讲座中谈到互联网时代,信息爆炸的时代,人要学会选择,学会拒绝。
我们的文字千万不要被别人拒绝,被别人剔除!
所以,钱穆先生给中国人也就推荐了九本书,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《六祖坛经》《近思录》《传习录》。
而且钱穆先生强调,“这九部书中,也不一定要全读,读八部也可七部也可,只读一部也可。若只读一部,我劝诸位读《论语》”。
钱穆先生可谓用心良苦。
天不生仲尼, 万古如长夜。
我们常说,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。
孔子的诞生,才真正是轰隆一声,驱走了黑暗愚昧,社会从此文明起来,智慧起来。
孔子、《论语》,是矿之源,冶之始。我们不妨从孔子、《论语》开始。
朋友们,世界阅读日能与大家交流,是一幸事,希望在下的话,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,没有谋财害命。
阿门!